
遺書是人人想要盡量避免的事情,但隨著思想和觀念越來越開放,我認為生死議題應該要開始試著嘗試接觸和了解。
之前就知道《遺書教我的事》這本書,也萌生了我想寫遺書的念頭,但我始終沒有勇氣做這件事。坦白講,我其實會害怕寫遺書,然後一直拖延到現在,才又想起我是不是該寫遺書時,決定先借書來看到底該怎麼寫。
這本書可分為兩部分,作者是因為得了憂鬱症,才從寫遺書這個過程來療癒自己,當然也有經過專業協助。
前半段是針對人生四道:道別、道歉、道謝、道愛。透過四道寫一封信給某個來不及向對方說的話,或是對方還在世,所以趁這時候寫一封信給對方,並寫出和他的故事。
後半段就是針對憂鬱症治療和發病時的經過敘述及QA。
在看這本書的同時,我在前幾天得知我家附近早餐店的老闆因為急性心肌梗塞,被送去醫院,但最讓我感到恐怖的是,聽說他只是說有點累想要休息一下,於是就去睡覺,半小時後發現臉色發黑,結果現在是裝葉克膜並且昏迷狀態。
這位老闆每天很有朝氣和笑容,會對每位客人打招呼,他也知道我去找他買早餐都一定是一杯無糖豆漿,當我還沒開口就先幫我說了。
這讓我意識到,已經不是有沒有勇氣面對寫遺書這件事,而是寫遺書是必須要做的事。剛好前陣子我看到一篇文章,有位網友生前留下大量公仔,家人不知道怎麼處理,更讓我心慌。
因為如果和我熟的人,或是有到我的個人網站看過我的文章,及瀏覽過我的粉專,應該都知道我是個動漫迷,也愛玩手遊,雖然我沒有收集公仔的嗜好,但還是有不少周邊。因為家人其實也都把這些東西視為垃圾,我不希望我離開這個世界,我心愛的東西被丟進垃圾車,所以這幾天開始積極找一些懂這方面的朋友,跟他們說明原因,然後請他們幫我做義賣,目前找的幾位朋友也都答應幫忙。
接著,我開始上網搜尋有關遺書、遺物的相關文章,偶然看到一個YT頻道叫「單程旅行社」,這個頻道是致力在做生命教育的頻道,他提出一個觀念,我覺得很值得和大家分享。
在生前就應該準備好死亡後的所有事情,減少家人的負擔。
很建議大家可以去看看這個頻道。另外昨天也發現在這個頻道的訪談中,有一個組織叫「死亡咖啡館」,這是從英國引進來的一個活動,同樣也是在談死亡,台灣甚至研發出桌遊,讓大家可以透過遊戲和比較輕鬆的方式來談論死亡。
死亡咖啡館也有書本,目前還在找管道拿到這本書,有機會再分享。
在更之前,我看到了阿滴的一個影片,這是由另一位youtuber發起的活動,靈感來自「我的遺物整理師」。收到活動的youtuber必須要各自整理好自己的遺物,並一一說明這個物品為什麼要留給誰的原因。
所以目前打算要做的是除了寫遺書,還必須要立遺囑。遺囑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但也有遵守相關規定才是有效,大家可以自行上網搜尋。
最後還有我的遺物要做哪些處理,甚至指定要由哪位朋友幫我,例如我的周邊,就必須交給朋友而非家人。
當然還有要不要告別式及其方式,我不喜歡太悲傷的告別式。還有埋葬方式,除了放在塔位,還有環保葬,藝人黃鴻升是用花葬。這些事情也都需要先事前做好功課,以上是比較大方向的,例如遺照、壽衣等等,也都可以考慮進去。
再回到這本書上,我在借書前看到博客來有很多人做了以下幾個評論:一直廣告自己經營的公司、APP,這些跟憂鬱症有甚麼關係,比較像是在置入性行銷和寫自傳的感覺,根本沒有想是在寫一份真正的遺書的感覺。
這裡我想說的是,會有公司和APP出現,是因為作者在經歷過憂鬱症後,希望能夠幫助到和他有相同的處境的人,才會建立社會企業和APP。
我上網查過了,除了遺囑有規定格式外,遺書是沒有格式限制的,遺書是把你想說的話自由書寫上去,當然書中也有問一些問題去引導你如何書寫,不用一直空想。
後半段的憂鬱症精力和QA,我是認為有脫離遺書這個主題,但憂鬱症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造成嚴重的社會經濟負擔第二名」,所以絕對不能漠視,也不要認為憂鬱症與自己無關。
作者是人生勝利組,但憂鬱症是不會挑人的,就算自己沒有得過,身旁的也可能會得,如同我之前寫過的youtuber阿滴,也曾經得過憂鬱症和躁鬱症,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比起看網路文章吸收片面資訊,不如直接看書瞭解的更全面還比較好。
裡面的QA和觀念對你我都非常重要,很多人都用錯誤的觀念和說話方式在對待憂鬱症患者。
此外,我還特別上網查了一下遺書的英文怎麼說,答案是:Suicide note
Suicide是自殺的意思,但我很不喜歡這樣的詞,以前的遺書確實是要自殺前或知道自己即將死亡,在有限的時間下寫下的文件。
但現在不一樣了,我們可以隨時做好準備,即使你身心健康也能寫遺書,因為不知道死亡何時會到來。
寫了遺書才會更知道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
這時候比較慶幸中文字的表達方式,Suicide note太侷限和強調自殺的字眼了。
遺書是生前遺留下來給親朋好友的信件,但這個生前沒有人規定要在自殺前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的情況下而寫,當你有從容的時間可以思考,何不從現在開始就做起,哪需要等到時間快來不及才動筆呢?
有的時候因為一場意外人就不見了,你無法預知,但也不想死,偏偏你甚麼都沒準備。
最後貼心提醒:如果你有憂鬱傾向,要向專業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