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我在5月底時,發表過一篇讀書心得
《遺書教會我的事》 – 面對生命課題:不要忌諱寫遺書,人人都可以寫。
那段時間我開始對生死課題感興趣,所以也開始瞭解遺書和遺囑的差別,雖然那時候有想寫遺書的想法,但至今尚未動筆,不過同時我也向圖書館了一本書《人生最重要的使用說明書 預立遺囑》
關於遺囑
這本書是在去年11月出版,是一本還算新的書,作者是由一名律師撰寫,他還發明遺囑生產器APP。
文章淺顯易懂,且有範例,讓你更了解法律、撰寫方式,以及遺產稅計算等等。
由於在華人社會,對於死亡是很忌諱的事情,但根據書上所述,近年來,不論是公證遺囑或是自書遺囑,數據都在成長,表示現在的人對於建立遺囑接受度變高。
寫遺囑的心態建立
- 為什麼要開始寫遺囑?
我們無法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明天,或是明知剩沒幾日,但可能沒有能力立遺囑,所以應該趁頭腦清晰,有行為能力之時,提早建立,以免離開後,家人會感到困擾,嚴重點可能還有財產糾紛。
- 年輕人需要寫遺囑嗎?
以下是一個30多歲的年輕人所體悟的:寫遺囑就是在寫自己的人生。寫遺囑的思考過程,會讓年輕人成長,也可以幫助年輕人找到往後人生的指引方向,對於心境上也會有不一樣的改變。
遺囑VS遺書
遺囑不是只有把你的財產寫出來,以及要分配給誰,書中有一張表讓你參考,例如一生感言、愛的叮嚀、捐助行為、心願等等……
但要將財產分配給誰,如何分配,都有法律規範,書中都有詳細解釋。
遺囑是具有法律效率的文件,而且「必須親自用筆書寫」,存在電腦則無效;遺書是不具法律效力,所以可以手寫也能存在電腦。
遺囑也有分種類,通常大家會選擇自書遺囑,但不同情況也有其他方式可以選擇,書中有優缺點表格的比較和適用對象,可以供大家參考。
至於最後章節的遺產稅較為複雜一點,如有興趣可以自行借書或買書閱讀。你也無須擔心法條的問題,書中內容會註明外,在書本後面,有把相關的所有條文內容都列出來,讓你了解。
結論
遺囑不等於遺書。
不論是寫遺囑還是遺書,都不代表不吉利。
書底的文案寫道:寫了不會死,沒寫死後要任人擺布。遺囑的最大功能是──可以依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處理後事與財產,更重要的是傳達最後的意願與心願。
所以我打算給自己訂一個時間,靜下心來面對自己的生命課題,好好寫遺書和遺囑,只要是自書遺囑都是可以更改的,但有些遺囑類型是不可更改的。
如果你曾遇過生命威脅,例如生病、車禍,或是看到自己認識的親朋好友的生命流逝等,一定會有很多感慨。
或許你會害怕死亡,但我認為,當你認真面對你的生命之外,好好為自己的後事規劃,就算有一天不在了,你的家人會按照你的心願替你完成,至少他們不會因為重大變故而慌張和不知所措。
我相信,你也不希望大家因為你而鬧上法院,也不希望你想說的話還來不及說,就離開。
這本書我是跟圖書館借的,在看前半段的時候,就決定入手,並且放在家裡客廳,家中長輩對於死亡應該也是忌諱的,但我認為只要好好說明建立遺囑的重要性,他們還是能接受,尤其父親即將退休,會開始領退休金,更是需要好好清理一下自己的財務。
最後我送上書中第一章,所提到一句,我覺得很美又很平和的詩句: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夜之靜美 (泰戈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