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你有在寫作嗎?你的寫作目的是甚麼呢?
史丹佛大學的創意寫作課,是由開設這門課程的創辦人,也被稱做創意寫作之父,華樂士‧史泰納所寫。
他所教的寫作是小說,在開頭他的小標就說:寫作是為了反映人生。
他所談的小說是嚴肅小說,他關心的是呈現真相的小說──啟迪人心而非麻木不仁、沉思經驗而非避而不談。
作者、寫作意圖、素材、技法、效果都是嚴肅的,就算必須娛樂讀者,讀者也得動腦筋、花心思才能心神領會;就算必須虛構世界,目的也是評論真實世界。
以下會分為兩大段來分享,書中所說的某些重要觀念,以及透過這些觀念,分享我運用在我的小說上和自身經驗:
若你想成為作家,以下是我選擇作者書中的小提醒
- 刻意經營「詩情畫意」的文筆,支撐不起膚淺或古板的故事,反倒將其膚淺與古板暴露無遺。咬文嚼字是作家無話可說的跡象。
- 作家必須謙卑而堅定,如果自欺欺人、虛榮作祟而博取關注,比一無所有還不如。
- 寫作不分年齡,想寫就寫。小說家多半要到三十之後才算是真正的作家,「成熟」是教不來的,只能親身體會。
- 如果還要被勸「多多累績生活經驗」,這樣永遠都當不成作家。你不可能為了寫成文章,就出門「歷練歷練」。會成為作家的人不用別人勸,就會自動留心人生體驗與生活細節。而且人生不論好壞,都是寫作的素材。
- 所以經驗需要當底子。如果缺乏經驗,連虛構都虛構不出來。為了創作強求而來的經驗,寫不出文學。
- 因此想要獲得經驗,就要好好生活,好好反覆觀察。
- 如果批評對你影響很大,很難寫出甚麼「名堂」。不論是他人指教或自我批判,都是學寫作的不二法門。但首先,要認真對待每一篇作品,然後帶著善意提出批評。 (個人經驗小提醒:我遇過酸民,甚麼樣的評論可以為你帶來進步,甚麼樣的批評只是純粹想要擊敗你,必須要會分辨,情緒上也要能自行調解)
你(作家)和讀者的關係
- 深思極慮的讀者有一項別人沒有的美德:作家想說甚麼,就說甚麼
- 不要去寫讀者會喜歡的東西,而要寫你自己喜歡的東西
- 小說是信念的演繹
- 作家寫作是為了取悅自己、幫助讀者找到自己
- 無論寫小說還是讀小說,只要活得嚴肅,下筆就嚴肅;活得輕浮,下筆就輕浮。小說的用處是檢視人生,如果我們從不檢視人生,小說也帶不來收穫。
作家的療癒旅程
作家之所以寫小說,一部分是療癒自我。寫小說可以縫合作者的傷口。
心得和經驗分享
看完這本書,不知道是第幾次讓我感受到鼓勵,也持續讓我確立我想寫小說的方向。
我目前寫的文章,不論是短文還是小說題材和內容,有很多時候都在反映我自己,或是觀察到他人的人生,再透過各種虛構故事,呈現某些現象,也有部分是在進行自我療癒,也可能包含了某些信念在其中。
這種療癒過程,雖然也是寫虛構故事,但把自己的感覺帶入故事是真,所以往往在療癒自己的時候,寫文章的速度會變慢,因為你要面對的是你的感覺、情感、發生過的事件,然後分析後解構,變成另一個故事。
我的寫作題材,大多也是來自自己的經驗,或是觀察而來,我並沒有刻意讓自己歷練甚麼,就算你想寫出自己的幻想,但你的人物要如何具體呈現,他們的情感、焦慮、掙扎、矛盾、歷經哪些事件等等,你該如何處理?有些你沒經驗,又該如何具體描述?
所以作者才說,不可能想歷練就歷練,為了創作強求得來的經驗,寫不出文學,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心感受、體驗當下帶給你的感覺,以及打開你的五感,去觀察。
我前陣子上了故事寫作課,提到田調。
田調雖然重要,可以帶給你很多資訊,但要田調的前提是,你必須是帶著某個問題而去,即使那個問題的概念很模糊,但或許在觀察過程中,你發現了甚麼而引發好奇心,隨著越挖越深入,也有可能你的問題方向或概念會逐漸清晰。
並非說我今天要去田調,但你沒有任何目標就前往某個地點,東看西看,以為透過觀察就能找到甚麼。通常這樣的作法就是,你會迷失方向,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要的到底是甚麼,頂多就叫做走馬看花。
與其這樣,不如先顧好自己的生活,從自己的生活周遭取材。
結論
我在尚未接觸寫作的相關書籍和課程前,我就希望我的作品是能帶給讀者一些想法或是思考,在前幾個月,我聽了暢哥的podcast,他提到一位香港小說家的一段話:「好的作者要帶領讀者,不好不壞的作品都是屬於平凡作品。」
於是暢哥下了一個定義:好的作品要有娛樂性、教育性、啟發性。
我聽到這段話時,受到很大的鼓勵,原來我的想法和寫作方向是對的,小說不一定只能給人娛樂,同時還可以教育和啟發讀者。
在創意寫作課這本書中開頭,作者就提到他對嚴肅小說的定義,和上述所說的觀念相似。
雖然我是沒有特別寫出多嚴肅的小說,畢竟小說主要還是娛樂,但我確實有包含作者所說的,嚴肅小說的幾個特性。
但和輕小說相比,我的作品確實過於嚴肅,所以我一開始的小說的定位,一直都不是在輕小說市場,但讀者有選擇的權利。
有的人會認為生活那麼痛苦,為什麼我還要讀那麼嚴肅的小說?
有的人則在讀嚴肅小說的過程中,可以找到一些共鳴,透過故事和人物領悟到甚麼。
所以也不是說嚴肅小說才是應該要看的作品,輕小說也有好的故事,就看小說家傾向或擅長寫哪一個領域,每個領域的小說,都有不同的讀者,不能比較。
我認為,目前為我寫的作品,包括我自己,幾乎都有做到上述,我所提出書中的內容。
如果你對我的小說有興趣,歡迎在我的部落格,尋找你有興趣的文章閱讀。
最新作品《人界觀察報告書》因為正在參賽中,有一些規定,暫時無法放在自己的平台上,如果想閱讀,可以點擊以下傳送門閱讀。
延伸文章:好作品的3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