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你有多久沒有看書了呢?或是說你有習慣讀甚麼類型的書嗎?我在世界閱讀日的時候,去書店買了一本書叫《去書店買個好人生》
這一本非常輕鬆好讀的書,非常適合不喜看書的人。
雖然一共有88篇文章,但每篇文章只佔一個頁面,所以可以降低對書本排斥或是沒有耐心的人閱讀,甚至我認為,你可以針對親友或自己缺乏的某些能力,或是需要點醒、提醒,換位思考、受到啟發等,挑幾篇閱讀也會有所收穫,以下就來分享閱讀的好處吧。
閱讀不同類型的書,可以從該類型學到某些東西
例如書介提到:商業書,學大師的智慧;勵志書,會重拾與面對生活的勇氣;暢銷書,可以了解趨勢。
書中也提到了8個能力:生存力、行動力、溝通力、學習力、工作力、變現力、成長力、選書與閱讀力。
在這個快速轉變的時代,我們要學的東西非常多,如果沒有前進,停在原地,甚至是退步,很快就會被社會淘汰,所以看書是一個非常低成本,又能回本的投資方式。
金句摘錄和自我見解
因為書中有太多值得摘錄的金句,以下分享幾個對我,以及對現在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有受用或是得到啟發的句子。
你有多忙碌,就代表你有多常被人使喚
總是處在忙碌狀態的人無法擁有長期的財富
希望你不要對這段話有所誤解,我了解你忙碌是為了賺錢和生活,但如果沒有停下來,給自己一點時間思考和學習,你只能停在原地,做著一樣的事,領一樣的薪水;你沒有進步、沒有學習,那也只能停在這個水平,然後每天抱怨,這樣怎麼會讓自己的變的更好呢?
閱讀比加班更能增加薪水
貧窮時更應該買書投資智慧
身在谷底的時候,能做的事還是只有閱讀。
不用在意閱讀速度
為了面子閱讀的人,永遠比不上因為愛書而閱讀的人。
漫畫也能讀
作者以前都只讀漫畫,直到有一次陰錯陽差才接觸到漫畫以外的書。
不知道你對「喜歡看動漫」的人有甚麼想法?老實說我非常喜歡看動漫,有些動漫內容其實可以讓你有很多收穫,它可以教你很多東西、讓你得到啟發、讓你產生很多想法、讓你感動、讓你感到熱血,想再為自己的夢想拚一次,甚至有是會跟你產生共鳴。
又或是你對「喜歡看小說」的人有甚麼想法呢?我喜歡寫小說,我喜歡把我的想法寫成故事給更多人看見,但我不想為了寫而寫,我希望我的故事除了娛樂外,還能帶點教育和啟發,這是我的目標。
所以喜歡看動漫、小說的人,或許有可能是逃避現實,但也有可能受到這些媒介而讓自己活得更像人,努力追求想要目標的也好,因為故事而感動和啟發也好,看動漫和小說本身沒有錯,而是你如何看待。
以我來說,我愛看動漫、小說,也愛閱讀其他書籍,在自己的個人品牌上努力,持續寫作、投稿出版社、報社等,我並沒有因此變壞,而是更積極的想讓自己變得更好。
但也不是無止境的一直看下去,如果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太沉迷於3C,想要孩子多看書,首先父母就要先放下3C產品,與孩子一起閱讀,請以身作則,而不是告訴他不要看手機,但自己卻在滑手機(書中有提到這部分)
愛書人會比較積極,多數能在社會和經濟面獲得成功
在人脈方面也會逐漸區分:愛書人會靠近你,不看書的人會離你而去。
最好去實體店,才能看到現在的趨勢
最有效率培養讀書力的方法
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並持續下去,不要聽別人建議讀甚麼書,你就去讀甚麼書,他喜歡的書或許跟你不一樣;某本書適合他,但不一定適合你。除非他真的了解你的問題,也認為某本書可能能夠讓你找到答案。
對我來說,看甚麼樣的書也不需要跟風,我還是會根據我現階段有興趣或想了解,有迫切需求的書為主。
我的選書準則
有時候我想買書,會逛網路書店的書評。
有的人給的評價給的很差,例如:作者說的都是廢話連篇、都在炫耀自己、我看不懂他到底在說甚麼、這樣的內容也能出書?我對這本書很失望……等等
不知道你會不會因為這些言論決定是否要買書,但這邊我想說我的想法
買書前,請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你為什麼想要看這本書?是因為暢銷書嗎?別人推薦你一定要看?因為大家都在看這本書?又或是自己為了要解決某個問題?
選書的準則一:我看書是為了要解決某個問題 (小說除外)
暢銷書有暢銷的理由,書上也說要看暢銷書,但有時候對我來說,其他的書比暢銷書更重要。
例如《原子習慣》是一本好書,但可能現階段的我,了解我自己更重要,所以我會優先選擇讀心理相關的書籍。再說,暢銷書也不會那麼快就賣光,需要買的時候再買即可。一堆書堆著沒看,反而會有壓力。我從不和人比閱讀量,而是專注在自己是否有成長和進步(原子習慣已經看完了)
選書準則二:評價的好壞,不會動搖想看這本書的決心
這個在書中有提到,不要管評價的好壞。
但我這邊想提的是,負評是否有建設性。讀者是否有提出負評的原因,例如某種想像落差(具體指出落差)而感到失望。
如果是個人主觀感受,我覺得只能當參考,像是「作者說的都是廢話連篇、都在炫耀自己」,這種比較因人而異。因為他可能只看到不好的地方,就認為是一本爛書。
但每個人想解決的問題和需求不一樣,或許他這樣認為,你看了書卻不認為;有好的地方,他沒有提到,但你沒看,所以你根本不知道這本書其實適合你。
當然好評也可以多看有建設性的,刷好評的行為也是沒意義。
選書準則三:如果真的害怕買到不是想看的書的話,建議先跟圖書館借書來看
有時候你可能看到前面的章節,就會決定要買書,當然我自己的情況是一定會看完,再決定是否要下單,但心裡其實早有想買書的想法。如果剛好看到不符合需求的書,還回去即可。
切記!一切都只有實際看過書,才知道是不是你想看的書! 這也是書中作者提到的,要大量閱讀才知道哪些是好書,不要比拚速度和比較閱讀量,我覺得這沒意義,讀的慢也沒關係(作者也有提到這個),你有吸收進去,實際運用和改變才更重要。
以上也提供給如何選書,不知道要看甚麼書的人參考。
當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看《去書店買個好人生》
內容非常豐富,你可以在休閒時間、通勤時、睡前閱讀,一篇文章大概3分鐘以內就能讀完了,如果你連3分鐘都抽不出來,可能就要審視自己的時間規劃了。
結論:我們到底為什麼要看書?
上述就有講過,你可以培養擁有很多能力,讓你的人生、職涯、人際、溝通、親子關係、感情、心理等都變好,如果你不甘於你的現狀,就更應該要看書。
再來是,如果你本身有在投資股票,或甚至沒在進行任何金錢投資也無妨,一般投資小至幾千,大至幾萬。
試問,你都願意砸千元以上的金錢,冒著大大小小的風險去投資,為何不願買個2~3百元的書,投資自己呢?
書本,不是只有作者花時間寫,他是花了畢生的專業、經歷、研究等,才完成這本書,用幾百塊,買作者10年的智慧,是非常划算的。
有時候我們沒有經歷過,但可以了解一個有影響力的人是如何做的,又或是我們正在經歷,此刻正渴望找到答案,除了尋找專業,書就是解答。
將作者奉獻出的一生精華化做文字,讓你可以少走冤枉路,他告訴你方法,教你如何避免,我想真的沒有理由不看書,你不會有任何損失。
假如你想要變有錢,與其聽誰說應該要投資哪一個,不如看書,讓自己擁有財富思維,你也不會容易聽信他人,或是毫無目的的遵從他人指示,最後可能換來人財兩失。
我們很常把「終身學習」掛在嘴上,但身邊有多少人真的做到?
離開校園,就沒有人督促你要念書,也沒有老師教你。
你高興,是因為你終於不用考試,或是被父母親和老師罵,但真正的心態應該是:除了在學校學到的專業,你終於可以靠自己賺到錢,學習更多有興趣的領域(又或是很多時候其實被灌輸專心讀書就好,其餘的不要想),將來還有可能培養出新的專長或專業,甚至用這個專業賺錢呢。
假設你讀財金,但對藝術有興趣,那就去學吧!不管是藝術史、繪畫基本原理、東方藝術和西方藝術、畢卡索的傳記、京劇的緣由等等,想學甚麼就去學、想了解甚麼就去了解,這才是學習和閱讀真正該有的態度和心理,學習和閱讀也才能真正使你快樂。
最後呼籲一下,如果你有喜歡的作者、創作者,當你有財力,建議買書支持作者,尤其是靠創作為生的作者,更需要你們的支持,才能撐得下去,創作更多作品給你們看。
所以也歡迎大家支持我持續創作喔!